你需要的其實是抽脂,而不是減重

你需要的其實是抽脂,而不是減重

景升診所邱正宏醫師在有關減肥的健康專欄中,收到一名高三學生何小姐的提問。她身高163公分、體重45公斤,卻仍希望能「再瘦一點」。邱醫師替她計算 BMI 後發現僅有 16.93,已經屬於「過瘦」的範疇。

BMI(身體質量指數)正常範圍應落在 18.5 至 24 之間,其中 23 至 25 被認為最為健康。低於 18.5,代表身體營養不足,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骨質疏鬆、內分泌失衡,甚至心臟與肝腎功能提早衰弱。邱醫師提醒:「如果長期維持這樣的體重,未來可能面臨器官衰弱與骨質脆弱的問題。對一名仍在發育期的學生而言,這是非常危險的訊號。」

不夠瘦?真正的問題:局部脂肪困擾

那麼,為什麼已經過瘦的何小姐,還會覺得自己需要「更瘦」?邱醫師解釋,這其實與「局部脂肪」有關。

許多年輕女孩雖然體重偏低,但仍對身材不滿意。常見的困擾包括:

  • 小腹微凸,導致腰線不明顯。
  • 大腿或臀部比例不勻,難以駕馭緊身褲。
  • 手臂鬆垮,在照片中顯得不夠修長。

這些現象往往不是「胖」,而是脂肪分布不均,造成外型比例不理想。靠節食或減肥並無法改善,甚至可能讓肌肉與營養流失,使問題更嚴重。

局部肥胖解決方法:抽脂或溶脂,專攻局部

邱醫師指出,對於 BMI 已經過低的個案,不應再用減肥的方式處理,而是透過醫學美容手段來針對局部問題:

  1. 抽脂
    • 抽脂手術可直接移除局部脂肪細胞,針對小腹、腰部、大腿、手臂等區域進行雕塑。
    • 效果明顯,能夠立刻改善身材比例。
    • 抽脂的目的不是「減肥」,而是「塑型」。
  2. 超音波溶脂
    • 透過高頻超音波震盪原理,將局部堆積的脂肪細胞震碎並乳糜化,讓其經由人體代謝或抽吸排出。
    • 適合小腹、腰側、臀部、大腿、蝴蝶袖等脂肪堆積明顯的部位。
    • 相較傳統抽脂,術後腫脹與瘀青較輕,恢復期短。
    • 能精準作用於脂肪層,對血管與神經的傷害較低。
    • 效果自然,能改善身材線條並讓皮膚收緊。
    • 和抽脂一樣,目的在於「雕塑身材」,而非大幅度減重。

抽脂不是減肥手術

邱醫師在專欄中再三強調:「抽脂並不是減肥方法,而是一種體態雕塑。」它適合體重正常或偏瘦,但局部線條不滿意的人。對過瘦的族群而言,與其冒險繼續減重,不如選擇抽脂或溶脂,針對小腹、大腿或手臂進行修飾,既能保持健康,也能讓外觀更符合期待。

在社會與媒體的影響下,許多年輕女孩過度追求「更低的體重數字」。但醫師提醒,真正的美麗不是骨感,而是健康與比例。「如果 BMI 已經低於 18.5,體重不應再下降。真正的解決方式,是針對困擾的部位做局部雕塑,而不是讓全身更消瘦。」這樣才能在維持健康的同時,達到更理想的身材比例。

詳細資訊可參閱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