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到底要喝多少水才健康 ?

夏天好熱啊!容易流汗水分流失,因缺水而導致中暑事件也蠻常見,這時如何喝水就是一門學問,我們常聽到有事沒事多喝水,喝水有益健康,水真的喝越多越好嗎?的確喝水有很多的好處,除了身體的需要,冰水甚至可以幫助減肥,那一天究竟要喝多少水才健康,有醫學根據嗎?你可能聽說過,一天建議的喝水量是2公升到2.5公升,這是一個網路謠言, 只是三人成虎,謠言說多了大家也會信以為真。

一天建議的喝水量是2公升到2.5公升,是真的嗎?

我們一天大概要喝2000cc到2500cc的水才是足夠的,這種說法到底是從什麼地方來的,究竟有沒有醫學根據?景升診所邱正宏醫師幫大家找了一些研究資料根據研究這個說法最早是來自於1945年,國外有一個叫做 “國家食物跟營養委員會” 他所發表的一個建議,建議中提到一般成年人一天大概需要2.5公升的水份,每消耗一大卡的熱量大概需要1 cc的水份,所以如果你消耗的熱量是2000大卡,那你就需要大概兩公升的水。如果你一天消耗2500大卡的熱量,你大概就需要2.5公升的水,但在這個建議當中的第三句話講的是說 “絕大部分上面所需的水份都可以從食物當中來獲取” 但是大家看完這句話以後,通常都忘了後面有一句話說大部分的水是從食物當中可以獲取,只記得前面第一句話說一般正常人大概一天需要2.5公升的水,所以就演變成說大家要喝這麼多的水才算足夠!

另外會有這個傳言就是有一個著名的營養學家 Frederick Stare,他講說:我們一天應該要喝6到8大杯的水,這6到8大杯的水可以從咖啡、牛奶、啤酒還有其它的水份當中來獲取,換句話說他也建議大家要喝6到8杯的水,大概就是2.4到2.5公升的水,所以網路上就流傳讓大家以為說,我們每天一定要喝這麼多的水,以前台灣有一個很有名的模特兒,她也跟大家講說她皮膚水噹噹、白拋拋就是因為她每天都喝四、五公升的水,那很多人一聽之後想要變得像她那麼美,所以就拼命大量的喝水!

用科學破解謠言,一天身體需要”飲用”多少水分?

先前提到的喝這麼多水到底有沒有科學根據呢?根據美國生理學期刊,有一篇瘦腰的評論就指出,許多建議大家每天喝六到八杯的水才算足夠一天所需的水份,事實上是沒有醫學文獻支持的,我們喝的水其實可以從我們食物當中,還有包括我們的飲料當中來獲取,而且如果你吃的食物當中含的水份多,你就不用喝那麼多的水,反過來說如果你吃的食物都是很乾的食物水份很少,那當然你需要的水份就會比較多,根據研究我們每天從食物當中獲取的水份大概是700到 1000cc,而我們體內新陳代謝燃燒葡萄糖跟脂肪也會產生水份,這個水份的大概是200到300cc,所以加起來我們從食物當中獲取還有我們新陳代謝所製造的水份,給我們帶來的水份大概就有1000cc這麼多的水份!

德國有一份研究調查顯示,德國成年女性一天的水份攝取是2.11公升,男性是2.51公升,但這個2.11跟2.51公升是包括食物、飲水還有包括他體內代謝產生的水份,德國人真正從飲用的這個形式喝到的水份,女性一天是1.21公升,男性是1.51公升,換句話說德國平均女性喝的水分,以水的形式來喝的話是1200cc 左右,男性是1500cc 左右,所以並沒有網路上所說的喝到2500cc這麼多!

澳洲的調查也發現,澳洲成年女性不含代謝生水,純粹從食物跟飲水當中獲取的水份,女性是2.81公升,男性是3.41公升,那德國跟澳洲的研究有一個相同的地方,就是說代謝生水跟食物當中帶來的水份大概都在1000cc左右,也就是說排除你日常飲用水以外,我們從食物當中以及代謝產生的水份就會給你帶來1000cc左右的水!

水喝太多對身體有壞處嗎?

所以說建議大家每天喝2500cc的水其實是超過你一天所需的水量,長期超出自己身體的需求大量的喝水未必對健康有好處,甚至會對健康帶來某種程度的傷害,長期的超量喝水可能導致你的血鈉被稀釋,血中鈉離子濃度降低導致水中毒、昏迷甚至死亡都有可能發生,所以今天給大家報告的結論就是,網路上說的一天要喝2500cc的水這個是沒有科學根據的,其實2500cc已經超過我們一天的需求了,當然最有根據、最有科學的做法還要看你所處的環境溫度、濕度,還有你的飲食狀況來評估,第三個就是看你活動的情況,如果你的活動是讓你流很多汗,當然就要補充多一點的水份。

如何正確計算一天喝水的量?

醫學研究都想找出一個公式來判斷說一個人到底要需要多少水份,這邊有幾種說法:

  • 30-45cc的水份/KG:有就是每公斤體重需要30-45cc的水份,大家可以算一下
  • 體重的4% 這就是你所需要的水份
  • 每消耗1卡路里的熱量要1cc的水

但是以上得出來的結論,差異非常大,所以現在目前還沒有一致的結論

Intake Output算法,計算每天喝水量

我們醫學上採用的是以Intake Output算法,什麼叫Intake Output呢?Intake就是包括你喝的水、食物、身上代謝產水,Output就是看你的尿流量總量、大便的量、流汗的量,還有呼吸、體表散出的這些蒸氣的量,總和加起來算你的Intake Output。

但是各位可想而知尿量、大便量你可以去稱,但流汗多少沒有辦法知道,呼吸出來的、皮膚上散出來的蒸氣有多少你無法算,所以我們現在的做法當然就是盡量以尿流量為基準,再加上一個短期體重的變化來作為一個判斷水份夠或不夠的原則,但是一般人沒有辦法像醫療單位這麼的仔細,所以我們只能給大家一個粗略的建議。

結論

基本上來講還是建議大家,水要補充足夠但不是越多越好,以尿的顏色,尿的味道來判斷不失為一個標準,雖然說藥物會影響我們尿液的顏色,但是有沒有吃藥自己會知道,如果同樣都在吃藥的時候尿的顏色改變了,如果太濃、太腥、味道太重,那就表示你喝的水可能要再增加一點,如果尿已經很清很淡了那就表示說你的水可能太多了,不需要那麼多。

網路上有一種說法 “渴了要喝水、不渴也要喝水” 其實這個都可以做參考,如果你行動自如、身體很健康,當然你水份不夠的時候你會感覺到渴,有些老人或小孩雖然水份不夠了,他還是覺得不渴不想喝水,那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用上面的方式來幫助他,判斷說他的水份到底是夠還是不夠!

詳細內容可參閱

每天到底要喝多少水才健康 ? 「每天要喝2.5公升的水」?已經被騙很久了,還要再騙下去嗎?| 60歲邱正宏醫師跟你說【邱正宏談健康】
返回頂端